VOCs治理“春风得意” 产业发展短板仍存
【韵蓝环保-废气处理】随着全国雾霾污染的集中爆发,中央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逐渐提上日程,借鉴美国、日本、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,VOCs作为形成PM2.5及O3的重要组分,我国逐渐开始重视对VOCs的管控。
VOCs治理“春风得意”
为落实VOCs治理任务,我国先后发布了《“十三五”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、《国家环境保护“十三五”科技发展规划纲要》、《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》、《“十三五”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》等文件,至此全国各地开始向这个“隐形杀手”宣战,从政策、监测、经济、执法等角度入手,全面开启VOCs治理新征程。
统计数据显示,2015年后,我国VOCs治理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。据相关机构不完全统计,2015年,我国从事VOCs治理相关的企业不低于800家。2016年,挂牌新三板的VOCs相关企业约19家,至今已增长到33家,并出现了营业收入超5亿元的企业。
据权威机构测算,仅仅VOCs监测一项,更多的VOCs排放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排放压力,倒逼企业安装升级新的VOCs监测设备,助推VOCs监测产业的发展。在“十三”五期间,其市场规模都将超过1400亿元,迎来爆发式增长。
产业发展短板仍存
随着VOCs治理政策的密集发布和落地实施以及相关VOCs监测技术和监测仪器的发展,我国VOCs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,但是VOCs治理形势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。
根据环保部通报的数据,针对环境空气质量臭氧浓度偏高的问题,环保部各督察组于近期加大了对VOCs排放企业的督查力度,并通过12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发现,3150家企业中有1553家(占比49%)企业存在环境问题,其中存在VOCs治理问题的有473家,而橡胶、机械制造、胶合板材、包装印刷等行业较为突出,一些企业存在未配套建设或闲置、停运VOCs治理设施的情况。
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叶代启认为,我国VOCs治理的高精尖技术缺乏,装备及配套材料落后,处理效率也因行业或工序不同而参差不齐。现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:
一是核心材料、技术与装备研发设计水平低,试验检验手段不足,关键共性技术缺失。
二是基础配套能力不足。三是技术评估与标准规范不完善。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,产业同质化竞争突出,真正体现VOCs主流控制技术的高精尖产业和重大技术配套装备生产不足。
其中,治理核心技术的薄弱又是掣肘VOCs治理的一大短板。就目前VOCs的治理技术而言,我国目前采用的主流技术包括吸附回收、转轮浓缩、催化氧化、蓄热燃烧等方法,但仍需研发出快速治理的新技术。
百家争鸣,任重道远
“十二五”与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国各地对VOCs治理措施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值得肯定,但未来VOCs治理与管控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。VOCs治理与管控,从“无”到“有”,到“百家争鸣”,从“有”到“好”,从“好”到“精”都需要政府把关、政策落地、严格督察。
此外,还需借鉴欧美、日本等发达地区的治理经验,以监测与治理、管控为主要方向,从定点排放到无组织排放管控,从工业污染源到移动污染源管控,完善管理制度,加大技术研发,规范市场,逐渐解决我国VOCs治理与管控的问题,尽快实现从“有”到“好”和从“好”到“精”。